内阁首辅_内阁首辅是什么大学士
明朝内阁首辅是什么职位?明朝内阁首辅是丞相吗?
在明朝,首辅并没有相当于丞相的权力。虽然首辅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但是与丞相的权力相差甚远。明朝曾有宰相之职,中书省丞相上承天子,下统各省部院,后因胡惟庸案废之,皇帝乾纲独断,独运大柄。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首辅;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因为明朝是没有宰相的,伟大的朱元璋同志,为了维护他的皇权,撤销了宰相这个职位,目的很明确。因为他超凡的能力和体力,完全做完所有的事。
不是。内阁首辅的确在做丞相的事,但是内阁只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有票拟权,可以提出意见,最后是皇帝决定,但是丞相可以有决定权。票拟权也是皇帝给内阁首辅的,皇帝让首辅下台首辅就得下台,因此说成立内阁加强了中央集权。
内阁制是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政治制度。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明朝所有内阁首辅名单
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任内阁首辅11年。 杨荣(1372年~1440年)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政治家、文学家,三杨之一南杨,历仕五朝,任内阁首辅6年。死后从祀历代帝王庙。
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1402 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1402-1407 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1407-1418 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大明历任内阁首辅序: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 ,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黄淮 黄淮(1367~1449),明朝内阁首辅,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进士。永乐二年主会试,五年进右春坊大学士。仁宗时,任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
杨士奇杨士奇,名寓,字士奇,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他精心辅佐明宣宗励精图治,为仁宣之治立下功劳。
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
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主要是职位和权力不同。宰相是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有实际权力的人;而内阁首辅是指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一般没有实际的权力,只是给皇帝提供一些政务上的建议。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地位不同: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内阁成员只是黄帝顾问没有实权。
简单来说,内阁是一个组织,而宰相是一个官职。明朝前后 丞相和内阁的区别(在官职上 待遇上 )前期的明朝没有丞相和内阁。
首辅产生 内阁首辅并非由制度规定在内阁中设置的职位,而是在实际政务运作当中形成的,其产生源于内阁大学士(即所谓“辅臣”)位次的差异和由此带来的职权、地位的不同。 内阁大学士的首次之分,虽缺乏明确记载,但也并非无可考究。
权力大小不同 丞相的设立分散了皇权的绝对集中,在一定意义上对皇权有牵制的作用;而内各就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
张居正是怎么当上的内阁首辅?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内阁首辅、太师、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二年方恢复名誉。
历经磨练 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对于内阁斗争,作为新科进士的张居正自然没发言权。但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当然,如果张居正从此不问朝政,历史上也不会出现“大明首辅张居正”。在辞官三年之后,张居正重返翰林院,而此时把控朝廷的仍是严嵩。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居正对于这样的事也开始思考,并安奈性格选择隐忍。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实际上也就是宰相。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的结果是夏言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直到后来万历时期,前两位都去世了,凭借着对先皇的功绩以及这些年在朝廷的威望,便顺理成章的当上了首辅。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
1、至张居正,内阁首辅的权力达到顶峰,一方面他是内阁的长官,阁僚则降为首辅的属员;另一方面,部院员缺,特别是吏、兵二部尚书的推用,实际也均由张居正决定。
2、四朝元老。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任内阁首辅8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3、黄淮(1367~1449),明朝内阁首辅,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进士。永乐二年主会试,五年进右春坊大学士。仁宗时,任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洪熙元年,进少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
明朝的内阁首府和宋朝的宰相相比,哪个官职更大?
1、个人感觉应该是明朝的内阁首辅官职更大,首辅只有一个,而宰相却有很多,每个宰相分管一份工作,而首辅的责任主要是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2、秦后有丞相官名,至明设内阁,是对相权的削弱,清朝称首辅。其实是同一个职位。严格来说,丞相在明清以前权力很大,经明清两朝的改革,相权受到极大的削弱。所以,非要比较的话,还是丞相的实权大一点。
3、在明代,内阁是最高的政府机构。其次是地方官职。秦汉时期的主要行政区域是县城。郡守,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朝的主要行政区域为州,州官称为都督,下属有昌士、司马。唐代在一些重要的军事城镇都设置了督军。
4、总体来说,宰相是个制度,丞相是个实质的官名,宰相制度起于春秋时期,完结于明代,明代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形成了“内阁”(文渊阁处在宫内,故名内阁)制度,清承明制,无名义上的宰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