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在哪里(贵州金沙江在哪里)
一、巧渡金沙江简介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斗答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袜销乱,无影无踪了。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夺下皎平渡,在7天7夜的告档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牵制敌人兵力,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渡过金沙江。
二、金沙江位于哪里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
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587公里,江面海拔自3340米至2296米,落差1044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95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01.9亿立方米(巴塘站)。金沙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德格县白曲河口和马塘县玛曲河口附近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为峡宽相间河谷段,中段为深切峡谷段,下段为峡谷间窄谷段。
上段:峡宽相间河谷段,自邓柯乡盖哈河口至德格白曲河口长207公里,江面海拔3340——2980米,落差360米,平均坡降为1让腔 . 74‰。本段河谷对割深度为1000——1500米,河谷谷坡一般在30°左右。河谷形态受地质构造与谷坡岩性影响,呈峡谷与窄谷(宽谷)相间分布。峡谷段河床单一,阶地不发育。河宽一般90米左右,河流切入基岩。窄谷段谷底一般宽度在500米左右,支沟口有洪积或泥石流台地发育。其中最大的谷地在本段河谷的北端邓柯宽谷,该段河长40公里左右,江面海拔3300米左右,河谷开阔而平直,呈北西西走向,是受构造控制的河谷。谷底宽达2——3公里,此段江面多分汊,河漫滩、江心洲发育,两侧支沟洪积扇发育,促使河道迂迥曲折,河流阶地呈不对称分布,该段谷地是昌都地区各大河流地中最宽大的谷地。在其它河谷段,河床仍为单一河道为主,江心滩十分少见。
中段:深切峡谷段,自德格白曲河口至巴塘玛曲河口,河长为291公里,江面海拔高度在2980——2482米之间,落差498米,平均坡降为1.71‰。本段河谷相对切割深度在1500——2000米之间,河谷谷坡一般在30°以上。河段谷中谷现象明显,河谷上部谷坡较缓,下部陡峻,河谷上有另星的谷肩平台分布。谷坡不稳定,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频繁发生。河流深切基岩,河床中多急流、险滩,绝大部分地段河床即为谷底。在一些较小支沟汇入处偶见滑坡泥石流扇台地发育,局部稍宽谷地里偶见阶地分布,如江达岗托附近有两级阶地,分别高出江面25米和65米。本段河谷是昌都境内金沙江最狭窄的一段河谷。
下段:峡谷间窄谷段,本段河谷自巴塘玛曲河口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江汇口,长87公里,江面海拔2482——2296米,落差186米,平均坡降为2.14‰。本段河谷相对切割尺槐深度在2000米左右,河谷谷坡一般为30°左右。峡谷段江面宽在100米左右,河床单一,河流切入基岩,阶地不发育。本河段所夹的窄谷段,谷底一般宽度在500米左右,河床较宽,有狭窄的阶地和支沟口洪积或泥石流台地发育。如巴塘竹巴笼金沙江大桥附近江面宽约200多米,其下游可见河漫滩和江心洲发育。
金沙江是怎么命名的?
金沙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中将其称为黑水,随后的《山海经》中称之为绳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汉书·地理志》中将今雅砻江以上部分称为淹水,而以若水(雅砻江)为干流。三国时期,称为泸水,诸葛武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首次对金沙江水系做了详细描述,但未能言明金沙江与长江干流的关系。除此以外,金沙江还有丽水、马湖江、神川等名称。沿河盛产沙金,“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宋代因为河中出现大量淘金人而改称金沙江。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从而确认了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源而纠正了自《禹贡》以来“岷山导江”延续两千年的谬误。
什么是沙金呢? 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于是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北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坦困衫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